• 2024/05/13

    综合施策,科学防癌,慈林医院开展“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系列活动

    415-21日是第30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综合施策,科学防癌”。


    为提升癌症防控科普宣传力度,普及抗癌健康知识,全面提升全社会癌症防控意识,慈林医院携手慈溪市爱康协会观海卫分会开展“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系列宣传活动。

    活动一:“综合施策,科学防癌”宣传

    图片

    418日上午,在观海卫镇悦美广场,由慈林医院肿瘤内科、疾病预防控制科、社区办、护理部等科室组成的健康服务团队,为到场的老百姓提供科学专业的防癌抗癌知识。



    图片图片

    图片

    活动现场图

    此外,我们还为前来现场问诊、咨询的群众免费进行血压测量,并发放各类健康宣传折页。

    活动二:肿瘤患者健康生活方式指导

    418日下午,来自慈溪市爱康协会观海卫分会的近五十名会员参加了本次科普活动。科普讲座开始前,会员们在我院放疗科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一一参观了放疗科的诊疗环境及放疗设备。



    图片

    参观交流

     

    科普讲座

    参观交流后,放疗科主任张苏、肿瘤内科副主任许锦霞分别与大家分享了《老年人如何预防肿瘤》、《肿瘤可防可治可控》,协会会员们聚精会神地听着专家们的科普内容,并就自身经验展开了热烈讨论。

    图片

    主讲:放疗科主任 张苏

    图片

    主讲:肿瘤内科副主任 许锦霞 

     

    点点阳光点点情,屡屡春光暖人心。在抗癌路上,正确认识肿瘤以及科学防癌抗癌至关重要,通过本次授课让各位会员们领悟到综合施策,科学防癌"。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战胜癌症这一人类共同的敌人,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关于肿瘤

    1.肿瘤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行为因素:主动吸烟、二手烟暴露、饮酒、缺乏锻炼等;

    感染因素:幽门螺杆菌 (Hp)、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乳头状瘤病毒(HPV)EB病毒(EB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人嗜T-淋巴病毒1型、人类疱疹病毒8(HHV-8)、华支睾吸虫等;

    饮食因素:水果、蔬菜、膳食纤维、全谷物摄入不足,红肉、深加工肉类和腌制类食品食用过多,摄入被黄曲霉毒素、砷等致癌物污染的食物和水等;

    代谢因素:超重/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

    环境因素:职业危险因素暴露、室内外空气污染物暴露、电离辐射及紫外线过度照射等。

    定期筛查 早筛早诊

    对于高危人群,除了一些症状的自我观察外,适当的筛查可以有助于早期发现肿瘤,做到早诊早治,增加治愈机会。

     

    对于长期大量吸烟者,长期吸二手烟者推荐每年一次胸部低剂量CT检查;

    年龄超过40岁应常规接受一次胃肠镜检查,对于有胃癌直系亲属,存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等高危人群应每1-2年检查胃镜;

    45岁以上女性应每1-2年做一次乳腺超声检查,对有乳腺癌家族史、携带有乳腺癌致病性遗传突变的高危人群每1-2年做一次钼靶检查;

    患有或携带乙肝、丙肝者注意定期监测肝脏超声和甲胎蛋白(AFP)

    喜欢食用腌制食品或有返流性食管炎等疾病者注意胃镜检查;

    有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癌家族史者可每2年做一次前列腺抗原(PSA)检测;

    30岁以上已婚女性可每5年做一次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筛查,有条件者建议接种HPV疫苗。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