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困重,纳食呆滞 检查出来没啥毛病 但总感觉浑身不对劲? 亲,你可能是湿阻了!~
4月19日,中医科医生翁幼娜在福山村,为该村村民带去了一场精彩有意思的讲座。 翁医生结合临床各类病例,用通俗的语言,给大家讲解了中医常见病湿阻的相关知识,还教大家如何从舌头结合自身症状判断湿阻,并分享了一些预防保健知识。
湿阻是指湿邪阻滞中焦,运化功能减弱,以脘腹满闷,肢体困重,纳食呆滞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外感病。古代又称为“湿证”、“湿病”、“伤湿”。我国长江流域、沿海等地,每到夏令梅雨季节,雨量集中、空气潮湿,持续时间亦较长,这段时期稍有不慎,即可感湿而病。
湿阻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湿阻虽预后良好,但病情多缠绵,亦有人反复发病。本病初起头重如裹,周身不适,四肢懈怠,脉濡缓。继而可出现身体困重,或周身酸楚不适,微热少汗,脘腹痞胀,纳呆,便溏,口渴不欲饮水,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濡缓。
湿阻有哪些典型症状?
1、男女老幼均可发病,但脾胃虚弱者易患。常发生于梅雨潮湿的季节,或久雨初晴之时。发病缓慢,病势缠绵。
2、初起头晕如裹,周身不适,四肢懈怠,脉濡缓。继而可出现身体困重,或周身酸楚不适,微热少汗,脘腹痞胀,纳呆,便溏,口渴不欲饮水,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濡缓。
3、可无明显体征,实验室检查亦可无异常发现。
湿阻应该如何预防?
预防方面注意改善工作、生活的潮湿环境,涉水冒雨后及时更换干衣;梅雨季节取鲜藿香、鲜佩兰及焦麦芽之类,水煎代茶饮,以芳香醒脾,和中化湿;夏季注意勿过于劳累,以免降低抗湿能力。无论是预防或调摄,饮食上慎食滋腻食品。
湿阻病人的饮食宜忌?
1、多以清淡食物为主,注意饮食规律。
2、忌吃过于油腻、过咸的、辛辣的食物。
3、忌烟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