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林科普】老人髋部骨折后是手术还是保守治疗?
日前,一位82岁的老太太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了慈林医院骨科中心,原来是老太太因为不慎摔倒骨折了。老话经常说:“伤筋动骨一百天。”骨折,即便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都得需要好好休养,更何况是对于一位高龄老人。
家人也不忍心看着老太太如此痛苦。为此,在医患双方达成充分共识后,慈林医院骨科中心为老太太进行了粗隆间髋关节置换术。
据骨科中心宋益挺医生介绍,由髋关节置换术代替传统的髓内钉,是考虑到老人的年龄已经经不起长时间的卧床。而髋关节置换术的优点恰恰能有效避免老人术后长期卧床带来的并发症,使老人能够早期下地负重。
术前
术后
目前,老太太恢复良好,可借助器具下地行走。
据了解,髋部骨折被称为人生中最后一次骨折,因为髋部骨折往往多发于高龄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基础疾病多、营养状态不良、骨质条件差,伤后并发症的发生也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率。
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作为一种髋关节疾病治疗的有效手段,在缓解疼痛、重建髋关节功能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作用。
其主要适用于老年人股头颈骨折、股骨头坏死和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具有住院时间短,早期就可以下床活动,如果手术成功,可以解决髋关节坏死出现的髋关节疼痛、跛行以及功能障碍等症状,既可以缩短病程,也可极大的改善病患的生活质量。以下是一些术后注意事项,常言道三分治疗七分保养,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保养也极为重要,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01坐位
术后第一个月不宜久坐,以免髋关节出现水肿,水肿出现时以卧床抬高来改善,坐位时保持膝关节低于或等于髋关节高度,不坐矮凳、沙发、不要交叉腿和踝,前弯腰不要超过90°,坐位时身体与患肢角度需大于90°。
02行走
高龄患者使用助行器行走,年轻患者可使用双侧腋下拐杖辅助行走。先将助行器摆在身体前20cm处,先迈出患肢,站稳后未行手术的腿跟上,身体与拐杖呈三角形支撑,如此循环。上楼梯时先让建肢迈上台阶,再让患肢迈上台阶。下楼梯时先将双拐移到下一台阶,再让患肢迈下台阶,最后让健肢迈下台阶。
03蹲
三个月后即可正常下蹲,但应注意尽可能避免。
04如厕 用加高的自制坐便器,或在家属辅助下身体后倾,患肢如厕:用加高的自制坐便器,或在家属辅助下身体后倾,患肢前伸,使用坐便器时注意保持膝关节低于髋部高度。
05取物
术后两周内不要弯腰捡地上的东西,不要突然转身或伸手去取身后的物品。
06乘车
臀部位置向前坐,背部向后靠,腿尽量前伸,防止坐姿不稳发生跌倒。07淋浴
伤口愈合后,扶持把手可进行淋浴,但因站着淋浴有一定的危险,故应坐一个高凳子,喷头为可移动的手持喷头,并准备一个带长柄的沐浴海绵,以变能触到下肢和足。08穿脱鞋袜
请别人帮忙或使用长柄鞋拔,选择不系带子的松紧鞋,穿鞋袜避免弯腰动作,坐在凳上,伤肢外展外旋、屈膝,脚尖挑起鞋,从内侧提鞋,穿袜时须借助长柄夹子。
09体育活动
完全康复后可进行体育活动,并保持适当的体重,但要避免进行对新髋关节产生过度压力造成磨损的活动。10警惕感染 如关节局部有红肿热痛等不适,应及时复诊。